耐火磚廠家成型不好來看看這樣是不是做好了?
泥粒級配是指泥料中不同粒徑顆粒的百分率按百分率表示。
它是根據原料的性質、生產工藝環境、設備及產品所需的各種物理指標,確定合理的粒度級配。采用合適的粒度級配,不僅有利于半成品的成型,而且有利于坯體的干燥和燒結,可以得到密度大、強度高的產品。對于不同密度、孔隙率和強度要求的定型耐火產品,可通過調整泥漿顆粒等級來獲得。
料粒級配的合理與否,不僅關系到模塑時的體密度、氣孔率、強度,而且還與坯體的干度、燒成收縮率和質量有關。顆粒級配合理的原料,成型后坯體密度均勻,干燥時水分排分排放相對均勻,不易局部快速排爆裂,燒成收縮率基本相同。所以,合理的粒度級配對坯料的成型、烘干、燒成具有重要影響。
1 合理顆粒級配的重要影響
1.1 合理的顆粒級配對成型造坯的影響
首先,定型制品成型造坯時泥料中的顆粒堆積時, 通常是向大顆粒中加入一定量的中顆粒,使其填充于大顆粒的間隙之中,最后細粉填充了大顆粒和中等顆粒余下的空隙中, 則堆積物間空隙可進一步降低,從而達到泥料的最緊密堆積。在泥料最緊密堆積的過程中,一般粗、中、細各種原料缺一不可,如果原料全部為粗顆粒,則顆粒間空隙較大,粘結不好,坯體密度較低, 氣孔率較高,成型時可塑性較低,難以制成坯體。如果全部為細顆粒,雖然顆粒間空隙較小粘結牢固,氣孔率較低,原料細粉的體密相對會較低,達不到成型造坯時要求的體積密度, 并且由于沒有粗顆粒的存在起到骨架支撐作用,成型坯體的強度不高。若考慮用多組分的顆粒級配,所得到的泥料其氣孔率會更小,但是實際生產中,隨著顆粒組分的增加,由于各顆粒的直徑比不斷減小,其作用明顯減弱,而且給生產工藝帶來困難,并且增加了設備的能耗,進而增加工藝成本。所以在實際生產中我們采用三組分的顆粒即可滿足生產。
那么泥料中粗、中、細三種顆粒的比例是多少呢?根據理論計算和實驗結果可以得出,泥料中三種組分顆粒的含量百分比為 7:1:2。也就是說,在原料最緊密堆積的過程中,粗顆粒料和細顆粒料的百分比要大于中顆粒料的百分比。這樣達到最合理顆粒級配的泥料可塑性比較好,并且能夠達到密度較高,氣孔率較低,坯體強度較高的半成品。
在實際生產中,如果原料顆粒過粗,必須向泥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細粉或者減少大顆粒的加入量,否則會出現麻面情況,制品的外觀不是很美觀,而且會出現很多開口氣孔, 使顯氣孔率增大, 降低制品的使用性能
如果原料顆粒過細,就必須向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粗顆粒原料或者減少細粉的加入量,否則泥料的可塑性將會降低,并且在成型時容易造成裂紋。
1.2 合理的顆粒級配對制品干燥的影響
在成型造坯時泥料能夠達到最緊密堆積時,對成型最有利,能夠使半成品的密度達到最大,但是這樣會使泥料中的水分排出困難, 在干燥溫度稍高時就會產生干燥裂紋; 或者大量水分排不凈,在燒成初期產生炸裂